手足显微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临床应用 > 手足显微
临床案例
01
临床背景简介

开放性下肢骨折骨外露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 往往伴有广泛的软组织缺损, 极易发生创面感染、外露骨坏死、慢性骨髓炎, 甚至感染性骨不连, 部分患者最终不得不选择截肢,治疗起来较为棘手 。
 

02
护理要点
    • 在下肢开放性骨折骨外露的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可促进骨外露创面早期愈合, 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外露的理论机制

    • 对于大多数骨外露( 缺损面积≤3 cm2) 使用 VSD® 敷料治疗后, 新长出的肉芽组织基本能完全覆盖外露的骨质, 后期可以直接选择游离皮片植皮。而对于缺损较大的骨外露, 新长出的肉芽组织很难完全覆盖, 此时可对外露的骨质表面进行钻孔, 髓腔的血液经钻孔渗出后为肉芽组织的生长提供新的“源泉”。肉芽组织本质就是由新生的小血管组成, 而创面内的负压状态能促进创面的血液循环和小血管的生成; 而且尚未坏死的骨外露早期骨单位的哈弗管是通的, 所以血液会从骨皮质持续渗出而形成新的肉芽组织; 在负压状态下, 新生的小血管被“牵拉”着从创面周缘以及皮质骨表面的哈弗管快速生长 。此外, 将 VSD® 敷料与周围皮肤软组织张力缝合后能增强肉芽组织向中心生长的能力, 为二期手术创造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03
病例报告
患者病例报告

Pilon骨折术后伴骨外露(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感染性骨外露)(中南医院喻爱喜教授病例)

Pilon骨折术后伴骨外露创面
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
拆除VSD®敷料见创面清洁,感染控制,水肿消退,颗粒状肉芽组织生长
设计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覆盖创面
论文